top of page

【剛好有理】專欄|霍啟剛|「演藝博覽」打造中外文化藝術樞紐

上周,香港藝術發展局正式宣布,首屆「香港演藝博覽」將於2024年10月14日至18日舉行。作為藝發局的新任主席,筆者非常榮幸參與到「香港演藝博覽」的籌備中,並期待博覽會能夠成為演藝界的旗艦平台,不僅增加全球文化藝術交流,更能夠幫助香港文化藝術界打破瓶頸、尋找更多合作夥伴,建立一個具經濟效益的商貿平台。


當前是香港籌辦演藝博覽的最佳時機。香港是中西薈萃,充滿動感的國際大都會,植根於中國傳統,融匯多元文化,形成獨特的文化環境。經過多年努力,香港的表演藝術發展已趨成熟,和內地文化藝術行業的聯繫和交流也日趨緊密,培育了大量具質素的藝術家和藝團,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發展成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在香港籌備這個博覽,可謂恰逢其時。


在過去,藝發局也積極參與香港與內地及海外的文化藝術交流。為促進藝術家的發展,藝發局鼓勵本地藝術工作者走出香港,到不同地方學習和交流,並參與大型的國際藝術節、展覽及市場活動,包括韓國的首爾表演市場、荷蘭的Classical:NEXT音樂博覽、加拿大的CINARS、阿德萊德的OzAsia festival、德國的tanzmesse舞蹈博覽等。香港期望發揮與內地及海外藝術機構聯繫緊密、過往籌辦大型藝文活動經驗豐富等優勢,辦好「香港演藝博覽」這項盛事。


博覽內容設計非常豐富,「香港演藝博覽」的主要目的,是邀請海外專業藝術人員來港,認識國家包括香港的表演藝術市場及中華文化,與其他表演藝術的從業員互相認識及交流,建立長遠持久的關係,啟發更多可能性及發展交流合作項目。為此,我們策劃了一連五天,於西九文化區及香港各主要表演場地提供連串的節目,包括演博節目、國際精品演出、項目推介、講座及展覽,展示國家及世界各地活躍的藝術家和團體的作品,並鼓勵各地藝術家認識及交流。此外,國際精品演出亦會向公眾開放,擴闊香港市民的藝術文化視野,為香港營造更濃厚的文化藝術氛圍。「香港演藝博覽」結束後,海外參與者更可選擇跟隨大會前往深圳、廣州等地考察,進一步了解大灣區的最新發展。


博覽要成功舉辦,政府和社會各界的良好合作必不可少。首先要感謝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推動和贊助,撥款4,200萬元啟動今次活動,未來我們更期望能夠在活動項目中推動業務洽談、版權交易、融資等形式,香港文化藝術界在其中找到更多合作夥伴,可以爭取更多社會資源投入。比如博覽中專門設計的「項目推介」平台,藝團和藝術家可申請參與,利用15分鐘環節闡述自己的計劃,向潛在的合作夥伴及資助者提出建議和尋求支持。目前,項目推介已於上周起接受報名,邀請全球藝術人員及團體提交申請,參與亞洲文化藝術的重要里程碑。


演藝博覽將是香港各區的盛事,從香港西九龍的主場地輻射到各區,希望有機會拓寬香港市民的文化藝術視野,為這座城市營造更濃厚的文化藝術氣氛。我們也萬分期待這個城中盛事吸引更多來自海內外喜歡文化藝術的朋友來到香港,帶動餐飲、購物、酒店航運等一系列的旅遊經濟,全方位加強文化旅遊融合,讓世界看見文化藝術的香港。



霍啟剛

全國人大代表

立法會議員

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

 

原文刊於:香港《文匯報》【剛好有理】專欄

刊登日期:2023-09-04

最新文章

【剛好有理】專欄|茹國烈|滬「演藝新空間」興起 啟迪香港化危為機

最近為藝術發展局策劃了一個上海演藝市場研習團,四天三夜的行程,目的是想知道為什麼在疫情期間,全世界的演藝活動都受到打擊之際,上海反而產生新的演藝行業形態,造就了「演藝新空間」的興起。 2020年底,一齣叫《阿波羅尼亞》的小型音樂劇在漢口路的亞洲大廈開演。這個改編自韓國小劇場的作品,是一齣沉浸式演出。小小的空間只能容納一百人,裝修成一間二十世紀初紐約布魯克林區的酒吧,觀眾入場也就是進入酒吧。演員只有

【剛好有理】專欄|霍啟剛|培養閱讀氛圍 建設智慧型城市

2024年4月23日,香港將迎來第一個全民閱讀日,一系列閱讀活動將在各區進行。在剛剛過去的周末,「2024香港閱讀+」閱讀嘉年華會在沙田新城市廣場揭幕,通過大型展覽、作家講座和文化活動,以不同形式鼓勵市民培養閱讀習慣。藉此契機,本人及一班熱愛閱讀的有心人,共同成立香港閱讀推廣人協會,希望在過去聯合各界倡議「香港全民閱讀日」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更多跨界、跨部門的合作,吸引更多人參與閱讀,在讀書中受益

【剛好有理】專欄|麥家昇|規範人工智能 促進文創發展

日本女作家九段理江,月前憑藉小說《東京都同情塔》獲得日本文學大獎芥川獎。 她獲獎後坦言,小說中5%左右的文字直接取自生成式人工智能,言論引發不小爭議。有人將之和去年四月份德國藝術家Boris Eldagsen以人工智能生成的影像獲獎相提並論,證明人工智能已經在文字和影像等創意產業領域達到專業水平。從過往幾年的「抗拒」,到近年的「無法抗拒」,社會已對人工智能的態度產生了變化。 有人把人工智能視之為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