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剛好有理】專欄|鄭泳舜|多措並舉發展本港體育事業

昨日是「全民運動日2023」,以「身心力行體適能」為重點推廣體育項目,康文署在轄下十八區指定場地舉辦多項免費康體活動,並開放大部分康樂設施,供市民免費使用。碰巧,正在成都舉行的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港隊在多個項目,包括武術等,取得優異成績,市民對運動鍛煉的熱情再度提升了。不久前,立法會民政及文化體育事務委員會也訪問杭州,考察第十九屆亞運會主要場館,了解當地籌辦大型體育盛事的工作以及杭州市推動體育普及化情況,期望能從杭州的經驗,摸索出一條發展香港體育產業之路。

杭州亞運將於9月23日開幕,40個大項、61個分項、483個小項已全部確定,共有來自亞洲45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團的超過12,000名運動員報名參賽,報名人數創歷屆之最。中國香港代表團將派出歷來最龐大亞運會隊伍迎戰,共681名運動員,參與41個項目比賽。中旅社稍後將推出不同門票組合,讓香港市民購票到當地現場觀賞亞運比賽。


推動全民參與力促長遠規劃


在此行中,訪問團參觀黃龍體育中心、「小蓮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亞運村等,也參觀了杭州市體育中學,即陳經綸體育學校。這所中學出了許多國家隊運動名將,包括游泳選手孫楊及傅園慧等。我們看到杭州在全國游泳選手城市排名中名列前茅,也看到學生們熱衷游泳,感受到杭州市體育局積極投資體育事業,主動培育有潛質的苗子。


杭州在亞運會舉行前,做了許多工作推動全民運動,讓更多市民分享到亞運會的紅利,其中包括推出「體育消費券」,讓市民參加體育活動及購買體育用品等。當地亦促成開放包括學校等地方成為體育場地,並增設許多基層體育設施,以達成「十分鐘健身圈」目標。至於亞運主場館的建設,當地奉行「綠色、智能、節儉、文明」四大原則,硬件設施是「能改不建,能租不買」。即使是亞運村,由發展商興建的園區單位,早已全部賣出,在杭州亞運會結束後,硬件建設也得到善用。


籌辦大型綜合運動會,須及早籌備,不只涉及單一城市,也需要與文旅及不同單位制定合作計劃,盡早策劃以便發揮最大的協同效應。香港在2025年將與廣東省及澳門一同舉辦全運會,香港應利用契機,累積經驗,鎖定舉辦下一個世界綜合運動會的目標,例如2031年或以後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33年或以後的亞洲青年運會(亞青運),如場地不夠,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進行協作。


杭州早已鎖定讓更多市民共享亞運會的「紅利」,從而推動全民健身,相信這亦值得香港借鏡。當地廣泛應用智能化科技,例如「大蓮花」體育館遇上下雨,頂部在20分鐘內可關起來。門票開售、觀賽、文旅及選手接待,主辦單位都會全面透過「智慧亞運一體通」軟件處理。

聯動多地合辦體育賽事


杭州為讓更多市民投入亞運,計劃開售門票36萬張,平均票價不逾160元。另特別設置大禮包,向全國人民送出10萬張門票,透過大抽獎送出禮品包,還涵蓋文旅、出行地鐵票及旅遊景點園區門票消費產品。香港可與杭州市多進行合作,例如以兩城舉辦國際賽事,一南一北共同申辦及舉辦賽事,吸引全國不同地域的市民前來觀賞。


綜合而言,香港和杭州在體育發展方面都是機遇處處。距離亞運會開幕還有一個多月,無論是親身還是透過熒光幕觀賽,大家屆時都要為國家隊及港隊的運動員打氣。



鄭泳舜

立法會議員

 

原文刊於:香港《文匯報》【剛好有理】專欄

刊登日期:2023-08-07

最新文章

【剛好有理】專欄|茹國烈|滬「演藝新空間」興起 啟迪香港化危為機

最近為藝術發展局策劃了一個上海演藝市場研習團,四天三夜的行程,目的是想知道為什麼在疫情期間,全世界的演藝活動都受到打擊之際,上海反而產生新的演藝行業形態,造就了「演藝新空間」的興起。 2020年底,一齣叫《阿波羅尼亞》的小型音樂劇在漢口路的亞洲大廈開演。這個改編自韓國小劇場的作品,是一齣沉浸式演出。小小的空間只能容納一百人,裝修成一間二十世紀初紐約布魯克林區的酒吧,觀眾入場也就是進入酒吧。演員只有

【剛好有理】專欄|霍啟剛|培養閱讀氛圍 建設智慧型城市

2024年4月23日,香港將迎來第一個全民閱讀日,一系列閱讀活動將在各區進行。在剛剛過去的周末,「2024香港閱讀+」閱讀嘉年華會在沙田新城市廣場揭幕,通過大型展覽、作家講座和文化活動,以不同形式鼓勵市民培養閱讀習慣。藉此契機,本人及一班熱愛閱讀的有心人,共同成立香港閱讀推廣人協會,希望在過去聯合各界倡議「香港全民閱讀日」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更多跨界、跨部門的合作,吸引更多人參與閱讀,在讀書中受益

【剛好有理】專欄|麥家昇|規範人工智能 促進文創發展

日本女作家九段理江,月前憑藉小說《東京都同情塔》獲得日本文學大獎芥川獎。 她獲獎後坦言,小說中5%左右的文字直接取自生成式人工智能,言論引發不小爭議。有人將之和去年四月份德國藝術家Boris Eldagsen以人工智能生成的影像獲獎相提並論,證明人工智能已經在文字和影像等創意產業領域達到專業水平。從過往幾年的「抗拒」,到近年的「無法抗拒」,社會已對人工智能的態度產生了變化。 有人把人工智能視之為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