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剛好有理】專欄|丁凱|光影是文化交流最直接的方式

「十四五」規劃指出香港要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電影產業如何為此貢獻力量?我們一直深入思考。近日,為期兩周的「光影灣區‧嶺南風韻—廣東電影展映周」先後在香港和澳門開幕,為解答問題提供了一個小小的註腳。影展活動是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的重要組成部分,銀都機構與廣東省電影局通力合作,遴選了10部不同題材的粵產電影,讓廣大香港及澳門同胞透過光影,在廣府話、潮汕話、客家話裏面感受活色生香的嶺南文化。


去年9月,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香港新坐標: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高峰論壇中表示,香港具有成為文化之都的獨特優勢,「加強與內地的文化交流合作,為彼此文化發展帶來新動力。」本次影展,即是積極的響應。

實際上,在疫情以後,銀都機構即發揮「立足香港、背靠祖國」優勢,積極與內地聯繫,引入優秀內地電影進入港澳。今年3月,「絲路探索之西部電影展2023」在香港大學拉開帷幕,精彩的秦腔、嗩吶表演,讓現場的觀眾感受黃土高原的鄉土風情,贏來陣陣掌聲。此次開幕的《白蛇傳‧情》即讓香港的粵曲迷大快朵頤。這部由珠江電影集團出品的4K粵劇電影,取材自中國民間四大傳說之一《白蛇傳》,全片90%的鏡頭是特效,是第一部將現代特效和戲曲糅合在一起的電影,被譽為「將中國戲曲電影帶入大片時代」。從現場銅鑼灣JP影藝戲院380個座位影廳座無虛席來看,粵曲深受香港觀眾喜愛,現場更有中學生找主演、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女士簽名合影,表達喜愛之情。本次影展揭幕後,香港20場影展門票隨即取罄,各社團鄉親反應熱烈。其中一些影片還將走進校園,比如講述文學大師葉嘉瑩先生的《掬水月在手》,講述廣州七星小學誕生跳繩冠軍的《點點星光》,傳承嶺南舞獅文化的《雄獅少年》,在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珠海學院展映。澳門觀眾的反應同樣熱烈,一些影片也在澳門科技大學展映。


現場的所見所聞,讓我們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在港的深厚根基,從而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推廣倍增信心;影展包場的火爆熱烈,也讓我們看到電影在文化交流中的獨特魅力。


美國心理學家出版的《媒體與青少年》一書談到,媒體影響青少年社會化的過程,電影作為大眾傳播媒體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能夠有效影響每一個觀看影片的人。毫無疑問,在眾多藝術門類中,電影是影響青少年最直接的方式。香港多元文化薈萃,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離不開政府的因勢利導。我們呼籲特區政府推出更加積極有為的文化政策。文化政策需要立心鑄魂的戰略謀劃,我們不能止步在有形的文化基礎設施上,更要着眼長遠,在無形的文化藝術內容上下功夫,通過多元、自由的文化交融,不斷實現內容創新。像《道德經》所言:「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以無形影響有形。我們更離不開文化藝術各個門類的通力合作,包括電影產業在內,各個文化產業都要有「講好香港故事」的共同願景,立足自身所長,為增強社會凝聚力和共同價值觀添磚加瓦。



丁凱

銀都機構有限公司總經理

 

原文刊於:香港《文匯報》【剛好有理】專欄

刊登日期:2023-09-11

最新文章

【剛好有理】專欄|茹國烈|滬「演藝新空間」興起 啟迪香港化危為機

最近為藝術發展局策劃了一個上海演藝市場研習團,四天三夜的行程,目的是想知道為什麼在疫情期間,全世界的演藝活動都受到打擊之際,上海反而產生新的演藝行業形態,造就了「演藝新空間」的興起。 2020年底,一齣叫《阿波羅尼亞》的小型音樂劇在漢口路的亞洲大廈開演。這個改編自韓國小劇場的作品,是一齣沉浸式演出。小小的空間只能容納一百人,裝修成一間二十世紀初紐約布魯克林區的酒吧,觀眾入場也就是進入酒吧。演員只有

【剛好有理】專欄|霍啟剛|培養閱讀氛圍 建設智慧型城市

2024年4月23日,香港將迎來第一個全民閱讀日,一系列閱讀活動將在各區進行。在剛剛過去的周末,「2024香港閱讀+」閱讀嘉年華會在沙田新城市廣場揭幕,通過大型展覽、作家講座和文化活動,以不同形式鼓勵市民培養閱讀習慣。藉此契機,本人及一班熱愛閱讀的有心人,共同成立香港閱讀推廣人協會,希望在過去聯合各界倡議「香港全民閱讀日」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更多跨界、跨部門的合作,吸引更多人參與閱讀,在讀書中受益

【剛好有理】專欄|麥家昇|規範人工智能 促進文創發展

日本女作家九段理江,月前憑藉小說《東京都同情塔》獲得日本文學大獎芥川獎。 她獲獎後坦言,小說中5%左右的文字直接取自生成式人工智能,言論引發不小爭議。有人將之和去年四月份德國藝術家Boris Eldagsen以人工智能生成的影像獲獎相提並論,證明人工智能已經在文字和影像等創意產業領域達到專業水平。從過往幾年的「抗拒」,到近年的「無法抗拒」,社會已對人工智能的態度產生了變化。 有人把人工智能視之為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