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剛好有理】專欄|霍啟剛|善用香港優勢 積極傳播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關乎國家的長遠發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未來香港的重點工作。上周筆者獲邀在全國政協「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專題協商會發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親自出席,座談會上還有各位全國政協副主席、各單位領導負責人、各界專家學者,彼此的互動交流令大家獲益良多。

中共二十大報告曾提及「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大小藝團正逐步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和文化精神融入到它們的作品中,以提高市民的文化自信,促進文化傳播。國家正推動「雙循環」,文化事業也應當內外兼顧,不但需要走進內地市場,同時也要積極在海外發展。不過,香港的文化團體在推動文化傳播工作時有一定限制,例如大多數藝團的經營以特區政府資助為主,出外演出的資源相對緊張,限制了進入內地市場和到海外巡演的機會。


香港應採用大灣區思維,持續優化政策,包括簡化作品及演出的審批流程、更好保障藝團在內地的合法權益、增強內地與香港之間的交流互動、降低藝術品補稅倉抵押金、放寬及加快表演道具和服裝在海關的檢查程序等,以達至更高的可操作性,讓文化產業有更健全的發展,為推動中華文化傳播打好基礎。《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中提到的「建設港澳演藝機構內地後勤服務基地」,亦應盡快落實,為兩地業界創造合作機遇。同時,提供大灣區的優惠措施,例如發出到內地九市的短期簽證,將可吸引更多國際級文化藝術組織落戶,提高我國在文化議題上的國際話語權。透過發揮大灣區優勢,內地和香港優勢互補,將可使文化輸出的工作取得更佳的成績。


我們更要善用科技及數字化手段,將中華文明文化融入生活方方面面。習近平主席曾指出「堅持守正創新,用跟上時代的精品力作開拓文藝新境界」。隨着科技進步,互聯網、元宇宙成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國亦積極發展數字經濟。因此,善用科技包裝和傳播中華文明及傳統文化,絕對是配合國策的成功捷徑。近年,虛擬角色在全球得到了廣泛關注,我國亦應考慮善用已有的文化內容及傳統故事,發展更多知識產權作品和角色,在「一帶一路」及友好國家的線上平台加強傳播,也透過香港作為知識產權交易平台。同時,我們應探討發展國際化數字體育平台,以體育這種國際語言,傳達出我國嚮往和平的價值觀。要實現計劃,除了政府推動之外,高效市場的參與亦不可或缺。兩地政府應推動企業組成聯盟,就角色創作、宣傳、互聯網事務及人才培養等方面提供支援,讓工作事半功倍,更好凝聚人心。


要實現提高中華文化傳播力和影響力的目標,需要內地和香港在政策及市場互相配合,同時應善用海外中華兒女的力量,透過華僑華商把項目在海外落地。期待政府政策、民間智慧,能用好大灣區資源,讓中華文明更廣泛傳播,共同實現中國夢!



霍啟剛

全國人大代表

立法會議員

 

原文刊於:香港《文匯報》【剛好有理】專欄

刊登日期:2023-05-22

最新文章

【剛好有理】專欄|霍啟剛|培養閱讀氛圍 建設智慧型城市

2024年4月23日,香港將迎來第一個全民閱讀日,一系列閱讀活動將在各區進行。在剛剛過去的周末,「2024香港閱讀+」閱讀嘉年華會在沙田新城市廣場揭幕,通過大型展覽、作家講座和文化活動,以不同形式鼓勵市民培養閱讀習慣。藉此契機,本人及一班熱愛閱讀的有心人,共同成立香港閱讀推廣人協會,希望在過去聯合各界倡議「香港全民閱讀日」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更多跨界、跨部門的合作,吸引更多人參與閱讀,在讀書中受益

【剛好有理】專欄|麥家昇|規範人工智能 促進文創發展

日本女作家九段理江,月前憑藉小說《東京都同情塔》獲得日本文學大獎芥川獎。 她獲獎後坦言,小說中5%左右的文字直接取自生成式人工智能,言論引發不小爭議。有人將之和去年四月份德國藝術家Boris Eldagsen以人工智能生成的影像獲獎相提並論,證明人工智能已經在文字和影像等創意產業領域達到專業水平。從過往幾年的「抗拒」,到近年的「無法抗拒」,社會已對人工智能的態度產生了變化。 有人把人工智能視之為新

【剛好有理】專欄|劉灝顯|重視音樂教育 譜出文化都會美妙旋律

新年伊始,香港校際合唱節舉辦了開幕禮暨大匯演音樂會,為合唱節2024年度的一系列學校合唱教育活動揭開序幕。 今次的校際合唱節邀請了本港八隊學校合唱團參與演出,亦廣邀社會各界一同觀賞表演。 香港很多學校的音樂科都不是「專科專教」,意指老師任教音樂科以外,仍要任教其他學科,而音樂老師即使精通不同樂器,也不等於有修讀音樂教育,授課十分吃力。同一時間,不少學生或缺乏家庭資源,無法在坊間修讀音樂課程,學校音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