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剛好有理】專欄|林屴汧|培養藝術欣賞力 提升香港文化氣氛

今屆特區政府銳意推進香港要建設成為「文化之都」,發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在文化設施、與內地交流合作、數碼科技和壯大文化藝術人才庫都增撥很多資源,然而,筆者認為,「文化之都」的基礎是文化的普及,每個人都能夠生活在充滿文化藝術的環境中,更要認識和理解香港文化的特色和優勢。當然,文化藝術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深入掌握,我們不一定要成為藝術家,但是應該知道如何去欣賞藝術。


筆者十多年來一直有指揮本地、歐洲及鄰近城市不同的樂團演出,觀察到不同群體的支持,對藝術發展十分重要。


就以培養本地觀眾討論,為了普及藝術,香港一直追求的,不外乎坊間節目要夠多,學校學生要懂樂器。早在上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香港已漸漸推行「一人一體藝」,以古典音樂為例,在各項資助、學校及課餘訓練班的推動下,香港35歲以下的青年人,基本上都接受過樂器訓練。在每一間中學的級別中,要找到考獲8級的學生,已經平常不過。問題是,三四十年過去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被父母逼着學習也好,由心喜愛也好,至少對音樂的基本知識、歷史都有一定了解,不再是連五線譜也不懂的藝術「初哥」。


從藝術的「術」入手,培養出欣賞「藝」的心,這些年亦算成效不俗。從70後的一代開始,香港的確多了本地的藝術家全職投身藝術,亦不斷有優秀藝術家蜚聲國際。問題是,40年過去了,即使一小部分人成為了專業藝術家,「一人一體藝」的初心就是希望普羅大眾從小接觸藝術,在將來可以讓藝術帶進生活當中,成為欣賞各項表演藝術的支持者。


不過也要反思一下,「一人一體藝」有沒有完全達到成效?我們的青少年有沒有因為學習樂器,而去多了音樂會?香港有沒有因為近40年的藝術培訓,培養出更多願意了解和欣賞藝術的穩固支持者和贊助商?


另一方面,在感官娛樂愈來愈豐富的科網世代,一個多小時的藝術演出對時下群眾來說,是一個耐性的考驗,特別對入門的觀眾,更難以理解舞台約定俗成的獨特語言、禮儀及文化。

正是出於這些考慮,筆者參與了大灣區共同家園公益基金和霍啟剛議員共同推出的「藝術欣賞體驗計劃」的籌備工作。這是一個先導計劃,邀請本地藝術家和藝團,有系統地向學生教授不同演藝的入門知識,以及香港表演文化的特色,希望激發學生對欣賞和參與藝術創作的興趣。


「不因曲高和寡而虛與委蛇,而是提升群眾欣賞藝術的水平」,一直是筆者期望可以做到的事。藝術講的是人性的故事,手法可以貼近潮流,但內容不能失去藝術的本意。


藝術欣賞是長期教育,是美的教育。筆者期望,我們下一代所接受的藝術教育,不單是「術」的訓練,還應是「藝」的培養,以有趣手法引導下一代欣賞藝術、了解藝術。筆者期待,政府和社會更重視藝術欣賞,投入更多資源,令下一代從小培養文化藝術修養,讓香港更充滿文藝氣息。



林屴汧

Ponte Orchestra 本地樂團首席指揮及藝術總監

 

原文刊於:香港《文匯報》【剛好有理】專欄

刊登日期:2023-04-03

最新文章

【剛好有理】專欄|麥家昇|規範人工智能 促進文創發展

日本女作家九段理江,月前憑藉小說《東京都同情塔》獲得日本文學大獎芥川獎。 她獲獎後坦言,小說中5%左右的文字直接取自生成式人工智能,言論引發不小爭議。有人將之和去年四月份德國藝術家Boris Eldagsen以人工智能生成的影像獲獎相提並論,證明人工智能已經在文字和影像等創意產業領域達到專業水平。從過往幾年的「抗拒」,到近年的「無法抗拒」,社會已對人工智能的態度產生了變化。 有人把人工智能視之為新

【剛好有理】專欄|劉灝顯|重視音樂教育 譜出文化都會美妙旋律

新年伊始,香港校際合唱節舉辦了開幕禮暨大匯演音樂會,為合唱節2024年度的一系列學校合唱教育活動揭開序幕。 今次的校際合唱節邀請了本港八隊學校合唱團參與演出,亦廣邀社會各界一同觀賞表演。 香港很多學校的音樂科都不是「專科專教」,意指老師任教音樂科以外,仍要任教其他學科,而音樂老師即使精通不同樂器,也不等於有修讀音樂教育,授課十分吃力。同一時間,不少學生或缺乏家庭資源,無法在坊間修讀音樂課程,學校音

【剛好有理】專欄|霍啟剛|申辦女足世界盃 打造灣區盛事名片

體育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具有重要象徵意義,同時也能向世界展現我國綜合國力及社會文明程度。去年在澳大利亞及新西蘭舉辦的女子足球世界盃,售出近200萬張門票,全球電視觀眾高達20億人,是史上觀眾人數最多的女性體育賽事,反映女足成功在世界建立地位。而中國女子足球超級聯賽創辦至今超過20年,已儲備一定的女足人才,加上我國曾於1991年及2007年承辦女子世界盃,有豐富的辦賽經驗,故現時是合適時機申辦女子世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