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來論】新常態下氣泡活動 政府須全力支援

全球的大型活動因新冠肺炎疫情陷入停頓,新常態下要舉辦活動面對不少挑戰,香港賽馬會在上月以氣泡方式,舉辦了國際騎師錦標賽及香港國際賽事,筆者日前特別邀請了香港賽馬會代表為體育總會分享成功經驗。馬會資源豐富,在整個安排上一絲不苟,確實讓體育總會同仁大開眼界。

早前政府曾表示有與不同國家地區商討體育及藝術氣泡的可行性,讓表演者、藝術家或運動員到外國參與大型活動或表演項目。然而遇上第四波疫情爆發,至今只聞「樓梯響」,落實日期相信要待這波疫情過去才能有眉目。反而馬會在第四波疫情期間,邀請了外國騎師及有關人員到港進行比賽,全部人員亦健康安全地完成賽事離港,兩場國際賽事取得圓滿成功。

有關賽事的籌備過程繁複,馬會需要就不同事宜聯繫相關的政府部門及機構,例如向政務司司長尋求賽事舉辦的意見及許可、向民政事務局爭取支持及協調、向食物及衞生局諮詢政府專家、向入境事務處請求加入批核相關簽證、請求駐外經濟貿易辦事處向當地政府釐清出入境規定等等。整個協調工作不但要準確地找到對口單位,也要掌握好協調的時間,任何一個環節出錯或延誤,也會影響賽事舉辦。

此外,海外參賽人員到港的安排要做到滴水不漏,由抵港、住宿、用餐、練習到參賽,均要保持封閉式處理,與本地人員完全分隔。除了安排專車接送、房內用餐及訓練、安排保安人員執行出入管制,海外參賽人員亦需要每天進行即日有化驗結果的核酸檢測及量度體溫,有關工作動用的人力及資源不少。

一般體育團體及藝團,行政人手有限,難以花大量人力及時間處理如斯複雜的操作。預料肺炎疫情難在短時間內褪去,政府應籌組跨部門協作小組,並設服務窗口,為有意邀請外國參加者來港參與表演、作賽的團體,提供一站式服務,減省團體自行向各個相關政府部門協調的工作量,展現政府支持香港文體發展的決心。

要做好海外參加者抵港後的每一項防疫工作,牽涉大量額外人手,遠比一般舉辦活動為多,政府應為團體提供額外資源,完善防疫工作,以確保活動可以在安全、謹慎、可控的情況下進行,將傳染風險減到最低。

疫情持續的時間遠超想像,文體活動不斷地延期或取消,跨地區及國家的交流停頓,嚴重窒礙了行業的發展,任何行業在新常態下發展,政府的支援必不可少,期望政府能以前瞻性的目光助力文體行業在疫情下穩步發展,為行業在疫後重新出發奠定基礎。


霍啟剛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副會長
香港藝術發展局成員
 
原文刊於:香港《星島日報》
刊登日期:2021-01-19

最新文章

塑造文化之都 打造人文香港

筆者從去年9月起在香港文匯報刊登「剛好有理」文章,分享對於本地文化體育的看法,不知不覺已持續了一年。文化藝術已經成為香港閃耀的名片,國家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確立了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和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的定位,善用香港「一國兩制」制度的優勢,為香港在新時代新征程定下了新的使命。西九文化區設施近年陸續落成,M+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先後開放,內地和海外遊客來港,可以感受文化之都的魅力。接下來,

香港要成為推廣中華文化的平台

習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講話讓我無比自豪、無比激動。回歸以來,香港飽經風雨,但在中央的支持下總是安然渡過,浴火重生。如今,香港仍擁有穩固的國際地位,向全球證明了「一國兩制」是成功及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習近平主席說:「這樣的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必須長期堅持!」這句話為全港市民及國際投資者都派下了定心丸。 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能夠推動香港持續發展,為國家日益進步作貢獻。全球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發展體育事業 提升香港競爭力

香港回歸祖國已經25年,在國家支持下,市民一同見證和跨越一道又一道難關。無疑,團結社會對於破解難題至關重要,而體育活動對於團結社會則發揮強大作用。現在香港正處於發展的新起點,特區政府應大力發展體育產業,既可改善市民健康,又可發掘本地體育人才,提升香港未來競爭力。 記得1997年,我仍在英國留學,當年特意跟學校請假,趕及在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前從英國回港,與家人一同見證歷史時刻。6月30日晚上,細雨淅瀝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