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剛好有理】專欄|霍啟剛|疫後復甦如競賽 重視盛事振經濟

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今年8月31日以視頻方式出席第七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發表致辭時,對香港提出「四點希望」,其中之一是希望香港繼續主動作為,推動與共建國家開展更多務實合作。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日前亦表示,「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以後多次強調,接軌世界與和內地通關並不矛盾,而且特區政府也根據香港疫情和全球疫情變化情況與香港的實際情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因時因勢調整和優化香港的疫情防控措施,我認為,特區政府做的這些調整無可厚非,也不需要去過度解讀」。環顧全球,不少國家及地區已經恢復正常的人員往來,反觀香港雖然放寬入境檢疫至「0+3」,但長遠「0+0」及一系列防疫措施的放寬仍未有時間表,在這場疫後復甦競賽中我們仍要加快步伐。


疫後復甦是一場競賽,競爭不只在爭奪人才,同時亦開始延伸至不同層面。若我們守株待兔,未能把握先機,形勢或進一步墮後。香港由2019年起先後受修例風波及疫情的影響,多場大型盛事被迫延期或取消;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嚴峻未有舉辦大型盛事,下半年亦因嚴格的防疫措施,許多盛事無奈取消或延期。


然而自今年初起,全球不少國家及地區已陸續放寬入境檢疫及防疫措施,走上疫後復甦之路,相比下香港已遲了半年,要與時間競賽及與鄰近地區競爭,我們必須加快步伐。


不少大型盛事的主辦權,需要最少一年前與其他國家及地區競爭,如果是更大型的比賽,甚至需要提早幾年競爭,早前世界龍舟錦標賽正是其中一個例子。2023年世界龍舟錦標賽正是因為香港的檢疫及防疫政策未有清晰的放寬時間表,令中國香港龍舟總會難在國際龍舟聯合會會議上游說其他會員支持,最終令比賽移師至泰國舉辦。


大型盛事對一個地區而言,不只是提升國際形象的工程,更是帶動經濟的引擎之一,同時亦能有效提升相關專業服務水平。大型盛事吸引旅客的作用不容置疑,在疫後復甦的路途上,特區政府應重視盛事提振經濟、帶動旅遊的作用,令香港在疫後向世界展現活力澎湃、朝氣勃勃的形象,吸引旅客來港消費,重新將香港放在自己的旅遊清單上。


此外,大型盛事能夠重建及提升相關專業服務水平,過去近三年的時間我們失去了不少舉辦盛事及活動的機會,無可奈何下相關行業人員被迫轉行。若大型盛事可盡快重新上路,便能使人才重返行業,重新建構行業人才庫,並提升行業人員的專業服務水平,比以往做得更好。


疫後復甦道路如賽車跑道,目前已進入最重要的彎道,能否在「彎道超車」視乎政府是否有大局觀,以事不避難的強勁魄力做好頂層設計,帶領社會走好復甦之路。



霍啟剛

立法會議員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副會長


 

原文刊於:香港《文匯報》【剛好有理】專欄

刊登日期:2022-10-03

連結:https://bit.ly/3y9pjqu

最新文章

2023中關村論壇上周在北京開幕,與會者共同討論未來發展趨勢,探討促進科技創新產業發展之路。 數字體育結合科技和體育,是精神文明建設推向更高水平的體現。透過虛擬方式延伸傳統體育場景,以遊戲產業體育化、虛擬體育、類比運動等方式呈現。全球正面臨人口老化的挑戰,數字體育將可協助推進養老服務,同時提升人民身體質素,有助傷病防護,實現全民健康,減輕國家醫療開支及壓力。近年,國際奧委會等組織開展了奧林匹克電競

中華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關乎國家的長遠發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未來香港的重點工作。上周筆者獲邀在全國政協「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專題協商會發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親自出席,座談會上還有各位全國政協副主席、各單位領導負責人、各界專家學者,彼此的互動交流令大家獲益良多。 中共二十大報告曾提及「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大小藝團正逐步將中國傳

今年是筆者爺爺霍英東先生誕辰100周年,早前紀念座談會於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親身出席,並會見了我們一眾親屬。看到爺爺生前來自內地、香港及澳門的親朋好友,相聚於人民大會堂,透過一段又一段的回憶,共同回顧爺爺的一生,緬懷他的成就,作為第三代的成員,筆者心情無比激動。 在座談會上細聽一個又一個關於爺爺的故事,筆者更清楚其愛國愛港愛鄉的赤子情懷始終不渝。爺爺透過不同的方法和平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