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彈性調整精英資助 靈活思維助運動員專注
- 霍啟剛Kenneth Fok
- 3月26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日前宣佈將調整精英運動資助制度,維持桌球及網球作為「A級」精英運動項目及提高運動員直接資助金額。今次調整不僅回應了體育界的長期訴求,更展現了政府在精英體育政策上的靈活思維。
筆者早前發表《改革體育政策 促進香港精英體育發展》精英體育研究報告,亦強調現行資助制度需增加彈性,以適應不同運動項目的獨特性。今次政府的調整方向,正是朝着此目標邁出的重要一步,未來我們應持續優化制度,讓香港運動員能在更完善的支援體系下專注發展,提升競爭力。
精英資助制度需擺脫「唯獎牌論」
一直以來,香港的精英體育資助制度主要以奧運、亞運等大型綜合運動會的成績作為評核標準。「唯獎牌論」機制雖然能確保資源集中投放於高競爭力項目,但忽略了不同運動項目的獨特性。以桌球為例,儘管桌球並非每屆奧運及亞運的常設項目,但香港桌球運動員如吳安儀在世界賽事中屢創佳績,目前高居世界排名第二。同樣,網球運動員黃澤林近期在ATP 1000分賽事中創下香港球手最佳成績,證明網球選手的國際舞台不僅限於奧運或亞運,而個別項目的大賽影響力甚至堪比奧運、亞運。
今次政府決定保留桌球及網球的「A級」資助,正正體現了政府願意聆聽業界聲音,並以更全面、更具深度的視角評估運動項目的價值,彈性調整更加避免優秀運動員因制度僵化而失去支援,影響長期發展。
新興運動與非主流項目需獲更多關注
除了傳統強項,近年新興運動如滑板、霹靂舞等迅速崛起,更成為2024年巴黎奧運的正式項目。然而,現行精英資助制度對新興運動的門檻過高,有潛力的年輕選手因未能符合固有「奧運或亞運項目」的硬性要求,而難以獲得足夠資源。
筆者在研究報告中建議,政府應把握世界體育趨勢,積極支持新興運動發展,並在資助評核機制中加入更多元化的指標,例如國際單項賽事成績、商業潛力及社會普及程度等。今次政府對桌球及網球的彈性處理,可視為一個良好開端,未來應持續檢視機制,視乎情況對其他具潛力的運動項目作針對性支援,讓香港體育發展更趨多元。
提升運動員直接資助 體育產業化助全面發展
此外政府亦宣佈將精英運動員的直接資助額上調8.3%,「成年隊」入門組別的資助由每月7,130元提高至1萬元。資助金額的提升只是其中一環,長遠而言我們應繼續推動體育產業化發展,以商業力量帶動運動員發展,同時參考國際經驗,建立更完善的運動員生涯規劃支援,包括教育進修、職業轉型等,確保運動員在退役後能在不同方面多元發展。筆者亦正檢視了及強化港協暨奧委會轄下香港奧林匹克學院的功能,做好體育專業化及產業化的載體。
政府的彈性調整,標誌着香港精英體育政策進入新階段,未來期望社會繼續關心體育界,政府持續推出更具前瞻性的政策,成就香港體育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專業化和產業化發展。
霍啟剛
立法會議員
港協暨奧委會副會長
香港奧林匹克學院主席
原文刊於:香港《香港01》
刊登日期: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