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剛好有理】專欄|麥家昇|推動香港漫畫插畫走上國際舞台

在外國人眼中,香港是一個典型的東方城市;在內地人眼中,香港則是一個會用上英文地名、街道名的國際都市。香港一向以文化多元而聞名,當中的東西文化交匯更是不容易替代。


香港文化經過幾十年的演變和浸淫,已經製造出一種「港味」文化。港劇、港產片、粵語流行曲,甚至港漫,都是不容易被複製的文化。今年的藝博會、巴塞爾香港藝術展的入場人次錄得疫後新高,不同國籍人士在展場內以不同語言溝通,欣賞着不同國家的畫作,成就了一個「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筆者參與過香港書展,亦有出席授權展、版權恊議及film mart等活動,深感電影、漫畫及插畫等產品的滲透力,比其他載體更強。它們既是流行文化,也是藝術作品。香港擁有眾多優秀的漫畫家及插畫家,他們的作品不僅風格獨特,而且具有高度藝術價值。因此,香港可以利用漫畫及插畫藝術,助力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有人覺得,漫畫插畫可能是小眾的藝術品,但不少地方,例如日本和法國,它們是寶貴的收藏品,也是英美不少IP跨界題材的來源。與其他文化產品例如電影、流行音樂相比,漫畫插畫相對易收藏、易買賣,是屬「輕資產」的藝術品。香港亦有漫畫作品在國際拍賣行拍賣的紀錄,藝術地位不容置疑。


故此,政府須認可漫畫插畫在流行文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支持舉辦漫畫及插畫展覽,以推廣本地的藝術家及作品。這些展覽可以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及收藏家前來參觀,進而提升漫畫的藝術地位。同時,香港也可邀請其他國家的漫畫及插畫藝術家來港進行展覽、工作坊或講座,以促進交流,既是文化宣傳亦可以促進藝術貿易。


香港也可透過不同發展計劃出版漫畫及插畫作品以推廣本土的文化、歷史及風土人情,讓世界更了解香港。業界也可以邀請其他國家的漫畫及插畫藝術家來港進行合作出版。法國羅浮宮在過去10年便推行了「當羅浮宮遇見漫畫計劃」,除了宣傳自己的博物館品牌,更重要的是推廣及宣傳法式文化。作為亞洲最大的漫畫出版國家,日本更會每年舉辦「國際漫畫獎」。這些展覽都值得特區政府和業界參考。


香港年輕人一直對漫畫及插畫藝術有濃厚的興趣,他們可以透過參加比賽提高藝術水平。同時,比賽也可以促進不同國家的藝術家之間的交流,從而提升香港的國際地位。期待政府未來會有更多政策支持香港的漫畫及插畫界發展。



麥家昇

香港文創互動發展協會常務副會長

 

原文刊於:香港《文匯報》【剛好有理】專欄

刊登日期:2023-04-11

連結:https://bit.ly/43lGK4Y

最新文章

全球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環球經濟疲弱,香港當然亦受到影響。回看2023/24財政年度特區政府上半年的財政狀況,期內的實質收入與財政預算案的全年預期仍有一段頗大差距。特區政府須重新審視香港經濟結構,透過產業多元化發展創造收入。 「十四五」規劃綱要指引香港要全力建設「八大中心」,文化體育產業將是新興的經濟增長「火車頭」,同時也是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礎。可是,特區政府對文化、體育仍然保持

上周筆者與一眾青年朋友組織了150人的香港澳門青年交流團前往北京,參加者來自港澳地區不同領域、行業及界別。交流團就高質量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科技創新、中華文化、志願公益服務等主題進行參觀學習和深入交流對接,行程更有幸獲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的親自接見,倍感榮幸。在此期間,我們都在深入思考如何為建設美好香港和澳門、為民族復興積極貢獻青年的力量。 香港由治及興為青年提供了新機遇。我

許多人都熟悉詠春一代宗師葉問的故事,然而以往我們接觸詠春故事的方式多是透過電影或其他媒體。早前筆者有幸在深圳保利劇場觀賞了由深圳歌劇舞劇院製作的《詠春》,劇目以舞蹈劇的形式演繹詠春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以舞蹈形式演繹像《詠春》這樣具故事基礎的作品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當中台前幕後所投入的努力是難以想像的。演員們均是舞蹈專業出身,為了這次的劇目,他們特地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學習功夫武術。經過這段時間的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