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剛好有理】專欄|霍啟剛|發揮中資企業力量 支持香港文化產業

中資企業一直與香港經濟與民生發展息息相關,由「三趟快車」、東江水輸港,到新冠疫情時供港物資的保障,其貢獻有目共睹。在港中資企業也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撐,現時在港設辦事處的境外公司中,有近三成企業的母公司是在內地,對香港經濟具不可忽視影響力。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在對接國家戰略上有穩固優勢,對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起關鍵作用。


中資企業可以發揮其優勢,在支持香港文化產業化發展,以及提高市民的愛國情懷上,發揮重要作用。


文化是凝聚民心的重要力量,同時也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過去多年,不少龍頭中企在香港長期贊助藝團,例如九大藝團、香港藝術節等,當中不少項目內容也是與中華傳統文化有關。對中企的定位來說,支持此類的項目有助商業網絡的擴展,同時展現社會責任以提升企業形象;對藝團而言,他們可以獲得穩定的資金支持,成為創作的推動力,絕對是一種雙贏及可持續的策略。不過,中企即使有意願資助藝術項目,也有機會遇上不同種類的困難,有心無力,政府應盡可能從中提供協調和支持,破解障礙。


比如說,中資企業在接觸香港中小藝團方面未必有充足渠道,所以中企可以資助的藝團不多,方式也比較單一。對藝團進行長期資助並非不好,只是要加快文化產業化,保持藝術產業發展豐富多姿,是需要支持一定的「新血」推動競爭。今年施政報告提到,政府會將創意香港改組成文創產業發展處,有關功能相信也是為了創造更多商業機會。這個新的部門,相信會成為中企與中小藝團的合作橋樑,打造出一個資助及融資平台。


此外,政府的資助計劃可以放寬和鼓勵商業機構參與。政府現有大多數資助計劃,只限非牟利機構申請,難以建立一個可持續的生態圈。事實上,創造具有國際級數的作品或技術,例如荷里活的人工智能電影特效,需要投入數以億元資金,政府現有的資助計劃實在無法推動。因此,政府應重新審視各項文體資助計劃,在一定程度上放寬及鼓勵商業機構參與,讓中企在藝術產業化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落實好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


筆者早前出席了香港設計中心負責營運的深水埗設計及時裝基地開幕儀式,見到有很多設計師都在為香港傳統品牌重新設計包裝,為企業帶來活力。特區政府近年積極推動青年「四業」發展,特別加強了就業、創業部分,中資企業其實有多元業務,政府也可以考慮增加誘因,多與中企進行協調,善用他們的資源、網絡,讓香港設計師能有為中企品牌進行設計的機會,藉此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甚至以創意設計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中資企業在香港貢獻良多,政府也有責任說好他們的故事,加強中資企業和社區、市民的接觸,讓香港市民通過中資企業了解國家經濟發展和戰略布局,讓在港中資企業成為連結香港和內地的橋樑。



霍啟剛

全國人大代表

立法會議員

 

原文刊於:香港《文匯報》【剛好有理】專欄

刊登日期:2023-12-11

相關文章

【剛好有理】專欄|霍啟剛|重視文體演出 讓盛事經濟更上層樓

面對新冠疫情後的環球經濟形勢改變,2023年施政報告以「拚經濟謀發展 惠民生添幸福」為主題,定下過百項績效指標(KPI),貫徹「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理念。轉眼間,2024年已過一半,本年施政報告公眾諮詢亦已展開。 筆者今年提交的建議涵蓋4大範疇,包括盛事經濟、愛國主義教育、...

【剛好有理】專欄|霍啟剛|善用藝術治療支援SEN學生

保障每個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生有公平學習機會和良好成長環境是重要的社會責任。多年來,本港的教育體系以「普通中小學校」和「特殊學校」雙軌制的模式進行融合教育,保障SEN學生得到合適的支援。2008年,特區政府頒布了《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運作指南》,希望學校為每個SEN...

【剛好有理】專欄|霍啟剛|說好香港故事 擦亮旅遊金字招牌

過去的周末,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在尖東海濱舉行。170支來自12個國家及地區的龍舟隊伍、逾4,000名選手,一連兩日展開激烈競逐。旅遊發展局主席彭耀佳表示,今年比賽陣容龐大,比賽運動員人數與到來參賽外隊的數目都比往年有增長,彰顯香港國際地位。...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