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昨晚圓滿結束,中國香港代表隊取得8金16銀29銅,合共53面獎牌,金牌看齊上屆雅加達亞運,總獎牌數目已經遠遠超過上一屆,在獎牌榜上是45個國家及地區裏面排行第十二,成績值得全體香港市民驕傲。香港是一個彈丸之地,地方小,人口也相對其他國家及地區少,能夠獲得這樣的成績,絕對不容易,今次港隊的表現可說是「突破自我、創造歷史」。希望內地民眾及香港市民對本港體育發展給予支持,讓我們攜手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
不少人會比較關注港隊的獎牌。筆者一直認為,獲獎是令人開心,但更加重要的是,享受比賽過程,在比賽中突破自己。今次杭州亞運,港隊運動員全力以赴,以突破自我的心態應戰,十多日來締造不少令人振奮的感動時刻,憑藉再接再厲、永不放棄的精神,他們堅持到最後,值得大家學習。
其中一個感動時刻,是羽毛球混合雙打「鄧謝配」鄧俊文和謝影雪,謝影雪帶病上陣,即使感到天旋地轉,依然堅持完成比賽,而拍檔鄧俊文一夫當關,將團隊合作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
本港體育發展得到認可
今次港隊的表現,值得留意的是獲獎項目比以往闊,除了兩項大熱運動游泳及劍擊,見到成績有躍進,例如何詩蓓在非強項50米蛙泳取得銅牌、女子團體重劍打破五屆銅牌宿命獲得銀牌;也見到不少項目有突破性,甚至可以說是歷史性的佳績,例如跳遠運動員俞雅欣為港隊奪得歷來首面亞運田項獎牌、單車運動員楊倩玉贏得香港單車史上第一面女子公路賽金牌、男子足球打入四強、象棋取得香港史上首面棋類項目亞運獎牌。每一項突破性的成績,不但是對運動員及團隊付出的肯定,也是對整個體育發展及系統的一個認可。
香港體育發展不少項目正面臨交接階段,今次杭州亞運看到有些項目的運動員年紀比較年輕,例如公眾比較關心的單車隊,年僅22歲的運動員李思穎取得兩銀一銅。過去不少人都關心在李慧詩退役後,未來單車隊會否後繼無人,今次就看到單車隊有不少後起之秀嶄露頭角。另外年僅22歲的高爾夫球金牌運動員許龍一,世界排名577位,但在多日的比賽一直高踞榜首,發揮非常穩定,最終力壓世界排名27位的韓國運動員任成宰奪金。
盼政府撥更多資源培養體育人才
除了運動員和教練,今次代表團還有不少幕後功臣,包括隨團隊醫、物理治療師及體育學院派出的專業團隊,從多方面支援運動員,亦要隨運動員到比賽場地,以便作出及時的照料,令運動員能夠專心應戰。
行政長官李家超及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分別在開幕及閉幕的時候,前來杭州支持港隊,了解運動員及支援團隊的情況,並承諾未來會繼續支持體育發展。希望未來政府能夠撥出更多資源,協助整個團隊專業化發展,除了運動員及教練團隊,亦需要包括體育相關專業人員等等,並助力體育界人才在國際層面爭取體育話語權,期望在體育發展、大型運動會和比賽的頂層設計,為國家及香港爭取有利條件。
筆者多年來參與過大大小小的運動會,杭州亞運可說是最成功的一次亞運會,希望今次杭州亞運圓滿閉幕,內地民眾及香港市民對體育發展的支持能夠持續下去,讓我們攜手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
霍啟剛
全國人大代表
立法會議員
杭州亞運中國香港代表團團長
原文刊於:香港《文匯報》【剛好有理】專欄
刊登日期:202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