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剛好有理】專欄|霍啟剛|推動灣區文化合作 講好中國故事

上周2024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人文灣區機遇灣區分論壇在深圳舉行,來自海峽兩岸暨港澳的文化界人士濟濟一堂,共同探討大灣區文化的精神內涵和發展路徑。10年間灣區融合發展漸趨成熟,在硬件聯通、政策促進之後,我們更需要用文化交流合作鞏固融合發展的成果。粵港澳三地有非常深厚的歷史文化基礎,我們應該把握機遇、善用優勢,深化灣區的文化內涵,推進深度交流合作,把灣區的歷史、文化、人文精神一代接一代傳承下去。


香港有多方面的優勢,比如東西文化交匯的生活環境。我們可以積極發展文創,用中華文化的元素在香港落地、創造、推廣並和國際接軌。在當前「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時代背景下,香港不僅屬於內循環,更是站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交界處。文化產業也要積極把「雙循環」帶來的機遇,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用軟性的文化媒介,對外講好中國故事,更好塑造中國的形象。另一方面,香港可以把海外的文化藝術帶入內地,形成多元創意的文化環境。


着力推動發展「文化+」


粵港澳大灣區概念提出至今已10年,10年間灣區融合發展漸趨成熟,「一小時生活圈」改變大灣區民眾的生活習慣,兩地政策的推進是促進融合的重要因素。內地有越來越多有利於港人生活工作的便利條件,香港「高才通」計劃也不斷吸引內地專業人士前來發展,可謂是香港與內地「雙向奔赴」。在硬件聯通、政策促進之後,我們更需要用文化交流合作鞏固融合發展的成果。粵港澳三地有非常深厚的歷史文化基礎,我們應該把握機遇、善用優勢,深化灣區的文化內涵,推進深度交流合作,把灣區的歷史、文化、人文精神一代接一代傳承下去。


香港擁有產業協同發展優勢,例如「文化+物流」:完善的物流配套同經驗,是香港拍賣市場蓬勃的原因之一。我們更可以考慮優化大灣區保稅倉協調,提供藝術品倉存展示空間、普及貨物追蹤和監控科技,進一步凸顯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吸引國際藝術投資者。還有「文化+金融」:國家自2010年起發布文化金融政策,香港亦應發揮金融中心及專業服務優勢,發展文化估值、保險、融資。未來我們也可爭取放寬尚未盈利的文化企業上市;鼓勵文化債券、基金發行,以共同投資基金投資文化企業等,讓香港成為文化獨角獸的搖籃。


香港還有眾多國際知名的展會品牌,例如香港書展、香港國際授權展、香港國際影視展Filmart。通過這些展會,可以發揮人才聚集、知識產權交流、帶動商務旅遊的作用。香港演藝博覽將於10月舉行,在過去的一段時間,筆者和藝發局團隊到澳洲、韓國、中東進行推薦,受到各地文化藝術界非常熱烈的反響。我們在推介會上也介紹了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友人雖然覺得陌生,但也非常感興趣,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完善灣區文化溝通機制


明年粵港澳三地將承辦第十五屆全運會,據了解粵港澳三地已建立粵港澳常態化聯絡機制,定期召開聯絡會議,商討全運會的工作安排。這個高層次的溝通機制應該積極延用,除了共同商討區域承辦賽事外,還可以探討制定跨城市的場地租用機制、資金流動便利措施、人才標準互通互認等,推動「文化出海」,共同打造出具國際影響力的比賽品牌和表演節目,以粵港澳作為立足點,對外講好中國故事。


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有推動文化「雙循環」的能力、優勢和歷史使命。中華文化長久以來沉澱的力量和智慧,是全球人類的瑰寶,對中國、對世界都具有跨時代、跨地域的意義,在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機遇面前,粵港澳三地一定能發揮自身優勢,發展高質量的文藝內容,共同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霍啟剛

全國人大代表

立法會議員

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

 

原文刊於:香港《文匯報》【剛好有理】專欄

刊登日期:2024-05-27

相關文章

【剛好有理】專欄|霍啟剛|重視文體演出 讓盛事經濟更上層樓

面對新冠疫情後的環球經濟形勢改變,2023年施政報告以「拚經濟謀發展 惠民生添幸福」為主題,定下過百項績效指標(KPI),貫徹「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理念。轉眼間,2024年已過一半,本年施政報告公眾諮詢亦已展開。 筆者今年提交的建議涵蓋4大範疇,包括盛事經濟、愛國主義教育、...

【剛好有理】專欄|霍啟剛|善用藝術治療支援SEN學生

保障每個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生有公平學習機會和良好成長環境是重要的社會責任。多年來,本港的教育體系以「普通中小學校」和「特殊學校」雙軌制的模式進行融合教育,保障SEN學生得到合適的支援。2008年,特區政府頒布了《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運作指南》,希望學校為每個SEN...

【剛好有理】專欄|霍啟剛|說好香港故事 擦亮旅遊金字招牌

過去的周末,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在尖東海濱舉行。170支來自12個國家及地區的龍舟隊伍、逾4,000名選手,一連兩日展開激烈競逐。旅遊發展局主席彭耀佳表示,今年比賽陣容龐大,比賽運動員人數與到來參賽外隊的數目都比往年有增長,彰顯香港國際地位。...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