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是國家在新時代着力推動的重要發展方向,也是香港文化和體育界的機遇。早前立法會就「為數字經濟和電子政務立法」議案進行大會辯論,不少議員提出針對數字經濟的寶貴意見。而對於「數字文化」,大家可能比較陌生,這指用現代信息技術及智能工具(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將文化進行數字化。而數字化的精髓並不是單純透過科技改變展示方式,而是如何將資料轉化為數據,為進行各類型的決策提供基礎,最終是讓市民有更便捷的生活。
例如將博物館和圖書館數字化,打破地域界限,實現文化輸出,並且引伸出更多的服務。內地推動數字博物館多年,北京故宮早前推出了「數字故宮」的程式,讓民眾透過線上方式全方位飽覽故宮全貌。各類文創IP在內地引起博物館熱潮,亦能創造長遠文化產業收益。在海外,100%虛擬畫廊Virtual Online Museum of Art 在2020年正式上線,整個博物館都是以電腦生成,用家可以享受虛擬世界的嶄新體驗。
數字化也是國際趨勢。全球的圖書館正逐步實現數字化,例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32個公共團體合作在2009年建立了世界數字圖書館,涵蓋193個國家的資料,而且翻譯成多種語言,讓不同國家的著作能隨時傳遞。雖然香港的圖書館系統也有數字館藏,但發展仍未成熟。近來大眾慣於使用電子設備閱讀,這驅動了公共圖書館發展雲端書庫,以及把館藏數字化。政府應掌握好市民借閱書籍的數據,逐步以數字存放方式更替殘舊實體圖書,釋放圖書館空間進行優質文化交流活動,推動閱讀風氣。
數據應用是數字經濟中的核心,是需要智能化的分析,以優化管治和帶來更好的體驗,而不僅僅是將服務互聯網化。「數字文化」和「數字體育」亦需要實現應用,例如內地建立的「國家公共文化雲」平台,整合各類型的文化資訊。最近,香港天水圍文物修復資源中心項目準備提交立法會財委會,但文件未有提過數字化功能和數字館藏策略等,期待康文署能夠將香港現有的博物館相關資料整合成為數據庫,便於民眾不時查閱,並通過數據分析進行進一步的應用開發。
本月初,國家五個部門聯合發布《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旨在推動深化虛擬現實在各行業領域的有機融合,例如實現虛擬現實+文化旅遊、+體育健康、+商貿創意等,定下多項重點任務同落地措施。其中「依託行業龍頭企業、高等院校、產業公共服務平台」是一個重要基礎,是香港可以參考的部分。早前有一位開發創意寫作智能系統的年輕創業朋友跟我分享,他已經基本完成了人工智能輔助系統的技術問題,最大的難點反而是要充實數據內容。如果政府能夠牽頭搭建或支持民間企業開發數字化內容平台,並積極向公眾分享收集得來的數據,以豐富數據資源,將會令數字經濟的生態變得更完整。
當然,要實現數字化,法規的配合,以及大量措施配合是非常關鍵,包括知識產權及虛擬資產的法制保護、平台的建立、商界的參與等,盼望政府多加留意,讓香港成為有數字特色的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霍啟剛
全國政協委員
全國青聯副主席
立法會議員
原文刊於:香港《文匯報》【剛好有理】專欄
刊登日期:2022-12-19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