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剛好有理】專欄|霍啟剛|團結愛國愛港力量 維護國安謀發展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展開了一連六日的香港考察活動,會見不同界別人士及到地區了解民情,並在4月15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禮中致辭。

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是全民應該共同落實的頭等大事。回顧2019年的修例風波,雖然這場港版「顏色革命」已經被粉碎,但亂的根源卻沒有徹底根除,在社會各個範疇,以及互聯網上,依然有「軟對抗」的情況,反中亂港者伺機破壞社會安寧,甚至在外唱衰香港。外部敵對勢力持續製作不實報告,發布抹黑香港法治的言論,並以民主、自由等幌子迷惑人心,企圖破壞香港的安穩局面。面對這些惡意攻擊,每一位愛國愛港的市民必須挺身而出抵抗,繼續完善法規,包括支持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防止死灰復燃。

事實上,無論從客觀經濟數字或人們的主觀感受,香港都是世界各國人士投資和移居的首選地,體現了「一國兩制」的成功。自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社會恢復穩定,人身安全得到更大的保障,而市民享有的自由絲毫沒變,可以利用不同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及訴求,繼續馬照跑、舞照跳;香港的營商環境亦持續提升,2021年母公司在海外及內地的駐港公司達9,049家,創歷史新高,可見外部敵對勢力的所謂「事實」其實都是弄虛作假。習近平主席在中共二十大、去年七一重要講話中,都多次強調「一國兩制」不會變,亦表示「推進強國建設,離不開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讓香港居民和國際投資者都感到放心。

現時香港已經進入了由治及興的新階段,在深化改革開放的背景下,香港將會繼續發揮對接國際的獨特作用,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機遇會越來越多。例如香港正申請加入RCEP,往後能強化成員國之間的貿易聯繫,實現在「十四五」規劃中被中央賦予的「八大中心」定位,與內地城市攜手合作,為市民帶來更多機遇。不過,國家安全是發展的先決條件,正如夏寶龍主任在講話中所言,「保國家安全,就是保『一國兩制』,就是保香港繁榮發展,就是保香港的民主自由,就是保香港全體居民的人權和根本福祉,就是保所有外國和內地來香港投資者的利益。沒有安全和穩定,一切都無從談起。」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立法會議員,須帶頭維護國家安全,積極到社區調研,聽取不同界別的意見,在推動政策時更多考慮市民福祉,促進社會凝聚共識。

香港不能亂,也亂不起。盼望不同政見、不同背景的市民能團結起來,互相包容、求同存異,一起聚焦拚經濟,共同成為維護國家安全的英雄,讓香港繼續發揮「一國兩制」的優勢,使社會大眾可以在這個共同家園有更美好的生活。



霍啟剛

全國人大代表

立法會議員

 

原文刊於:香港《文匯報》【剛好有理】專欄

刊登日期:2023-04-17

連結:https://bit.ly/3okWk0u

最新文章

全球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環球經濟疲弱,香港當然亦受到影響。回看2023/24財政年度特區政府上半年的財政狀況,期內的實質收入與財政預算案的全年預期仍有一段頗大差距。特區政府須重新審視香港經濟結構,透過產業多元化發展創造收入。 「十四五」規劃綱要指引香港要全力建設「八大中心」,文化體育產業將是新興的經濟增長「火車頭」,同時也是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礎。可是,特區政府對文化、體育仍然保持

上周筆者與一眾青年朋友組織了150人的香港澳門青年交流團前往北京,參加者來自港澳地區不同領域、行業及界別。交流團就高質量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科技創新、中華文化、志願公益服務等主題進行參觀學習和深入交流對接,行程更有幸獲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的親自接見,倍感榮幸。在此期間,我們都在深入思考如何為建設美好香港和澳門、為民族復興積極貢獻青年的力量。 香港由治及興為青年提供了新機遇。我

許多人都熟悉詠春一代宗師葉問的故事,然而以往我們接觸詠春故事的方式多是透過電影或其他媒體。早前筆者有幸在深圳保利劇場觀賞了由深圳歌劇舞劇院製作的《詠春》,劇目以舞蹈劇的形式演繹詠春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以舞蹈形式演繹像《詠春》這樣具故事基礎的作品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當中台前幕後所投入的努力是難以想像的。演員們均是舞蹈專業出身,為了這次的劇目,他們特地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學習功夫武術。經過這段時間的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