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立法會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第一節的主題是「文化藝術產業發展」,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會上指,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推進文化自信自強。要發展文化,實施重大文化體系專項戰略,說好中國故事,說好香港故事。
香港的文化產業有許多瓶頸等待突破,例如場地不足、資助有限制等,這些問題不能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態度應對,否則難以實現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促進文化產業與其他優勢產業發揮協同效應,才是使文化產業取得顯著進步的關鍵。
「十四五」規劃確立了香港「八大中心」的定位。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過往在文化融資領域的探索相對較少,相關的金融配套亦有限。反觀國家自2010年推出文化金融政策起,已逐步發展出文化估值、保險、融資等機制。例如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管理中心在過去6年實施「投貸獎」政策及舉辦融資推介會,不但降低了文化企業的融資難度,成本更下降超過30%;深圳市2022年發布的《關於推進文化與金融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提到「定期整理優質、高成長型文化企業名單,建立重點文化企業名錄庫」,這種「Q嘜認證」有效提高私人投資者對文化企業的信心。
香港應放寬尚未盈利的文化企業的上市條件,同時以「共同投資基金」投資一定比例的文化企業,做好「文化+金融」。另外,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文化+科技」的落實較聚焦於硬件,對支持文化傳播效果有限。特區政府也應配合國家,建立中華文化數據庫,特別是聚焦於香港歷史和文化的部分,並提供誘因支持大家以創新手段活化文化歷史IP,向世界傳播中華文明。
此外,城市電腦售票網在去年底已經更換新系統,希望政府可以更快將購票者的大數據跟藝團分享,藉此透過數據,決定未來的票價定價、劇目主題等,更精準地滿足觀眾需要,將產業做大。
當然,要實現上面的願景,其他配套也要到位。例如在「搶人才」政策上,內地的有關單位會給予不同形式的落戶補貼,法國也會對文化企業提供部分項目的稅務減免,香港又能否跟隨呢?
對文化產業而言,知識產權是最重要的資產,須提供足夠保護。《2022年版權(修訂)條例》只是追回落後國際的部分,未來仍需要持續審視,在適當時候再次進行修訂,以配合科技和國際做法的改變。
總括而言,「文化+」是帶出各優勢產業活力的方法,期望特區政府會積極落實跨部門合作,推動更多與高效市場配合的政策,讓香港發揮獨特優勢,向世界傳播中華文明。
霍啟剛
全國人大代表
立法會議員
原文刊於:香港《文匯報》【剛好有理】專欄
刊登日期:202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