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剛好有理】專欄|鄭泳舜|多措並舉發展本港體育事業

昨日是「全民運動日2023」,以「身心力行體適能」為重點推廣體育項目,康文署在轄下十八區指定場地舉辦多項免費康體活動,並開放大部分康樂設施,供市民免費使用。碰巧,正在成都舉行的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港隊在多個項目,包括武術等,取得優異成績,市民對運動鍛煉的熱情再度提升了。不久前,立法會民政及文化體育事務委員會也訪問杭州,考察第十九屆亞運會主要場館,了解當地籌辦大型體育盛事的工作以及杭州市推動體育普及化情況,期望能從杭州的經驗,摸索出一條發展香港體育產業之路。

杭州亞運將於9月23日開幕,40個大項、61個分項、483個小項已全部確定,共有來自亞洲45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團的超過12,000名運動員報名參賽,報名人數創歷屆之最。中國香港代表團將派出歷來最龐大亞運會隊伍迎戰,共681名運動員,參與41個項目比賽。中旅社稍後將推出不同門票組合,讓香港市民購票到當地現場觀賞亞運比賽。


推動全民參與力促長遠規劃


在此行中,訪問團參觀黃龍體育中心、「小蓮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亞運村等,也參觀了杭州市體育中學,即陳經綸體育學校。這所中學出了許多國家隊運動名將,包括游泳選手孫楊及傅園慧等。我們看到杭州在全國游泳選手城市排名中名列前茅,也看到學生們熱衷游泳,感受到杭州市體育局積極投資體育事業,主動培育有潛質的苗子。


杭州在亞運會舉行前,做了許多工作推動全民運動,讓更多市民分享到亞運會的紅利,其中包括推出「體育消費券」,讓市民參加體育活動及購買體育用品等。當地亦促成開放包括學校等地方成為體育場地,並增設許多基層體育設施,以達成「十分鐘健身圈」目標。至於亞運主場館的建設,當地奉行「綠色、智能、節儉、文明」四大原則,硬件設施是「能改不建,能租不買」。即使是亞運村,由發展商興建的園區單位,早已全部賣出,在杭州亞運會結束後,硬件建設也得到善用。


籌辦大型綜合運動會,須及早籌備,不只涉及單一城市,也需要與文旅及不同單位制定合作計劃,盡早策劃以便發揮最大的協同效應。香港在2025年將與廣東省及澳門一同舉辦全運會,香港應利用契機,累積經驗,鎖定舉辦下一個世界綜合運動會的目標,例如2031年或以後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33年或以後的亞洲青年運會(亞青運),如場地不夠,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進行協作。


杭州早已鎖定讓更多市民共享亞運會的「紅利」,從而推動全民健身,相信這亦值得香港借鏡。當地廣泛應用智能化科技,例如「大蓮花」體育館遇上下雨,頂部在20分鐘內可關起來。門票開售、觀賽、文旅及選手接待,主辦單位都會全面透過「智慧亞運一體通」軟件處理。

聯動多地合辦體育賽事


杭州為讓更多市民投入亞運,計劃開售門票36萬張,平均票價不逾160元。另特別設置大禮包,向全國人民送出10萬張門票,透過大抽獎送出禮品包,還涵蓋文旅、出行地鐵票及旅遊景點園區門票消費產品。香港可與杭州市多進行合作,例如以兩城舉辦國際賽事,一南一北共同申辦及舉辦賽事,吸引全國不同地域的市民前來觀賞。


綜合而言,香港和杭州在體育發展方面都是機遇處處。距離亞運會開幕還有一個多月,無論是親身還是透過熒光幕觀賽,大家屆時都要為國家隊及港隊的運動員打氣。



鄭泳舜

立法會議員

 

原文刊於:香港《文匯報》【剛好有理】專欄

刊登日期:2023-08-07

相關文章

【剛好有理】專欄|霍啟剛|政府應推動戲院行業轉型創新

2024年對香港電影業是大起大落的一年,兩部電影《破·地獄》和《九龍城寨之圍城》票房破億,對業界是很大的鼓舞,但仍然未能改善整體的困局。近日2024年香港票房出爐,全年總收入為13.4億元,比2023年的14.3億元下跌了6.2%,成為近13年新低。...

【剛好有理】專欄|霍啟剛|推進機制改革 提升盛事質量成效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國家提出的重要規劃,而大型盛事活動則是最佳的呈現方式。近年本港致力打造盛事經濟,要推進盛事產業化,需要放眼長遠,由「量」向「質」提升,並加強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合作,積極發展文體IP授權、文化融資等新業務。在場地維護更新、租用機制,以及盛事資助分配上,當...

【剛好有理】專欄|霍啟剛|重視文體演出 讓盛事經濟更上層樓

面對新冠疫情後的環球經濟形勢改變,2023年施政報告以「拚經濟謀發展 惠民生添幸福」為主題,定下過百項績效指標(KPI),貫徹「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理念。轉眼間,2024年已過一半,本年施政報告公眾諮詢亦已展開。 筆者今年提交的建議涵蓋4大範疇,包括盛事經濟、愛國主義教育...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