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剛好有理】專欄|楊英瀚|善用文化古蹟 推展單車深度遊

行政長官李家超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將動用6億元推出為期3年的「文化古蹟本地遊鼓勵計劃」,用以鼓勵旅遊業界開發具文化和古蹟旅遊元素的旅遊產品,筆者表示全力支持。香港擁有豐富的文化及古蹟資源,如何將這些香港故事說好,有賴各界集思廣益。沙田是香港最早期開發的新市鎮之一,蘊含了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擁有獨特的古物古蹟,香港多區均如沙田一樣擁有大大小小的文化及古蹟,也見證了香港歷年的發展變遷,這些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應當善加利用。


施政報告中亦有提及將由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制訂「體育及康樂設施十年發展藍圖」。全民運動不但能減低醫療開支,更可以帶動運動產業的穩步發展。單車出行減少碳排放,市民生活也更健康,現時本港的單車徑已經連接新界各區,市民利用單車通行十分方便,筆者提議政府應考慮利用得天獨厚的綠色交通資源,加上本港豐富的文化及古蹟資源,鼓勵體育界及旅遊業界合作推展本港單車深度遊,吸引中外遊客「綠遊」美麗的香港,以及在新界各區打造「半小時單車生活圈」,既可振興地區經濟創造就業機會,也可以提高市民的身心健康,長遠節省社會醫療開支。


施政報告中更提到促進運動的專業化、普及化和產業化,是對發展單車運動的一支強心針。自「超級單車徑」落成後,香港的單車徑網絡相對完善,但仍缺乏一些普及化的單車配套及軟件上的配合。如沙田被稱為單車城市,其完善的單車徑網絡孕育出本港頂尖單車運動員。但昔日沙田大圍單車公園結業後,長期欠缺提供給初學者安全教育及學習的理想場地,單車基礎訓練場地的局限,令到初學者要在繁忙的單車徑上練習,以致單車意外頻生,阻礙了本港單車運動的發展,情況令人憂慮。筆者認為,香港需要提供給一般市民大眾都可以使用的室內單車場地,讓市民大眾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下享用專業的單車學習及訓練,推動單車運動的普及化。


香港單車運動科學的專業化發展已具國際水平,若可善加利用本港單車運動產業的優勢,如運動科學、單車訓練及單車比賽場館等,為大灣區內的城市提供服務,藉此發掘單車運動人才。進一步完善普及化設施,結合單車深度遊,提供就業機會,從而建立香港獨有的單車產業,打造良好的運動產業生態圈,使香港成為亞洲區內優越的單車運動城市。


乘着國家發展的大好勢頭,香港進入新的發展台階,只要香港人發揮獅子山精神,齊心砥礪前行重新出發,在國家的支持下、在新一屆政府的帶領下,共同將施政報告確切落實,定能為香港譜出新篇章。



楊英瀚

前香港單車運動員

馬鞍山民康促進會幹事

 

原文刊於:香港《文匯報》【剛好有理】專欄

刊登日期:2023-01-16

相關文章

【剛好有理】專欄|霍啟剛|政府應推動戲院行業轉型創新

2024年對香港電影業是大起大落的一年,兩部電影《破·地獄》和《九龍城寨之圍城》票房破億,對業界是很大的鼓舞,但仍然未能改善整體的困局。近日2024年香港票房出爐,全年總收入為13.4億元,比2023年的14.3億元下跌了6.2%,成為近13年新低。...

「有為政府」結合「高效市場」 打造熊貓經濟

海洋公園熊貓雙胞胎在上個月迎來百日慶活動,吸引大量熊貓粉絲;而中央贈港的「安安」、「可可」亦正式同市民見面;現香港一共有6隻大熊貓,相信能夠藉此機會,打造熊貓IP,為香港帶來機遇。 據聞,旅日熊貓「香香」曾在六年內為日本帶來相當於35億港元的經濟貢獻,2021年誕下龍鳳胎...

【剛好有理】專欄|霍啟剛|推進機制改革 提升盛事質量成效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國家提出的重要規劃,而大型盛事活動則是最佳的呈現方式。近年本港致力打造盛事經濟,要推進盛事產業化,需要放眼長遠,由「量」向「質」提升,並加強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合作,積極發展文體IP授權、文化融資等新業務。在場地維護更新、租用機制,以及盛事資助分配上,當...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