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剛好有理】專欄|楊英瀚|善用文化古蹟 推展單車深度遊

行政長官李家超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將動用6億元推出為期3年的「文化古蹟本地遊鼓勵計劃」,用以鼓勵旅遊業界開發具文化和古蹟旅遊元素的旅遊產品,筆者表示全力支持。香港擁有豐富的文化及古蹟資源,如何將這些香港故事說好,有賴各界集思廣益。沙田是香港最早期開發的新市鎮之一,蘊含了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擁有獨特的古物古蹟,香港多區均如沙田一樣擁有大大小小的文化及古蹟,也見證了香港歷年的發展變遷,這些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應當善加利用。


施政報告中亦有提及將由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制訂「體育及康樂設施十年發展藍圖」。全民運動不但能減低醫療開支,更可以帶動運動產業的穩步發展。單車出行減少碳排放,市民生活也更健康,現時本港的單車徑已經連接新界各區,市民利用單車通行十分方便,筆者提議政府應考慮利用得天獨厚的綠色交通資源,加上本港豐富的文化及古蹟資源,鼓勵體育界及旅遊業界合作推展本港單車深度遊,吸引中外遊客「綠遊」美麗的香港,以及在新界各區打造「半小時單車生活圈」,既可振興地區經濟創造就業機會,也可以提高市民的身心健康,長遠節省社會醫療開支。


施政報告中更提到促進運動的專業化、普及化和產業化,是對發展單車運動的一支強心針。自「超級單車徑」落成後,香港的單車徑網絡相對完善,但仍缺乏一些普及化的單車配套及軟件上的配合。如沙田被稱為單車城市,其完善的單車徑網絡孕育出本港頂尖單車運動員。但昔日沙田大圍單車公園結業後,長期欠缺提供給初學者安全教育及學習的理想場地,單車基礎訓練場地的局限,令到初學者要在繁忙的單車徑上練習,以致單車意外頻生,阻礙了本港單車運動的發展,情況令人憂慮。筆者認為,香港需要提供給一般市民大眾都可以使用的室內單車場地,讓市民大眾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下享用專業的單車學習及訓練,推動單車運動的普及化。


香港單車運動科學的專業化發展已具國際水平,若可善加利用本港單車運動產業的優勢,如運動科學、單車訓練及單車比賽場館等,為大灣區內的城市提供服務,藉此發掘單車運動人才。進一步完善普及化設施,結合單車深度遊,提供就業機會,從而建立香港獨有的單車產業,打造良好的運動產業生態圈,使香港成為亞洲區內優越的單車運動城市。


乘着國家發展的大好勢頭,香港進入新的發展台階,只要香港人發揮獅子山精神,齊心砥礪前行重新出發,在國家的支持下、在新一屆政府的帶領下,共同將施政報告確切落實,定能為香港譜出新篇章。



楊英瀚

前香港單車運動員

馬鞍山民康促進會幹事

 

原文刊於:香港《文匯報》【剛好有理】專欄

刊登日期:2023-01-16

連結:https://bit.ly/3H7d8Py

最新文章

2023中關村論壇上周在北京開幕,與會者共同討論未來發展趨勢,探討促進科技創新產業發展之路。 數字體育結合科技和體育,是精神文明建設推向更高水平的體現。透過虛擬方式延伸傳統體育場景,以遊戲產業體育化、虛擬體育、類比運動等方式呈現。全球正面臨人口老化的挑戰,數字體育將可協助推進養老服務,同時提升人民身體質素,有助傷病防護,實現全民健康,減輕國家醫療開支及壓力。近年,國際奧委會等組織開展了奧林匹克電競

中華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關乎國家的長遠發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未來香港的重點工作。上周筆者獲邀在全國政協「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專題協商會發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親自出席,座談會上還有各位全國政協副主席、各單位領導負責人、各界專家學者,彼此的互動交流令大家獲益良多。 中共二十大報告曾提及「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大小藝團正逐步將中國傳

今年是筆者爺爺霍英東先生誕辰100周年,早前紀念座談會於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親身出席,並會見了我們一眾親屬。看到爺爺生前來自內地、香港及澳門的親朋好友,相聚於人民大會堂,透過一段又一段的回憶,共同回顧爺爺的一生,緬懷他的成就,作為第三代的成員,筆者心情無比激動。 在座談會上細聽一個又一個關於爺爺的故事,筆者更清楚其愛國愛港愛鄉的赤子情懷始終不渝。爺爺透過不同的方法和平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