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剛好有理】專欄|梁思韻|綠色亞運讓港青播下愛國種子

青年興,香港興;青年有未來,香港才有未來。青年要有未來,必須融入國家發展,了解國家發展藍圖。讓青年到內地進行實習交流,就是認識祖國、放眼世界的好機會。杭州亞運會是今年亞洲最大的國際賽事,香港菁英會承蒙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贊助,與Hoy TV合辦「杭州亞運會賽事菁英練習生計劃」項目,安排8位實習生到杭州亞運會媒體中心進行為期3周實習,見證國家隊及港隊參與亞運盛事。 


筆者從實習活動中體會到三個「興」。第一個「興」必然是「興邦立國」。興邦立國,振興中華。國家先後成功申辦奧運會、冬奧會、亞運會、世大運等國際體壇盛事,爭取到一次又一次展示國家實力的機會,說好中國故事。今年杭州亞運完全展示國家高質量現代化發展。中央政府多次強調,國家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顧及人民生活幸福感和大自然生態。與當地大學生志願者交流時,筆者聽到他們道出對國家發展方向的肯定,對將來抱有希望。杭州亞運會的環境保護政策,勢要打造首個碳中和亞運會。這個盛載着12,000名運動員、過百萬觀眾和工作人員、56個場館的亞運會,圍繞「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理念,實現100%綠色電力供應,場館全面使用植物纖維餐具,製造易腐垃圾,進行可回收垃圾資源分類,突出國家對於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決心。


第二個「興」是「興奮」,大家除了在看到港隊勇奪獎牌後興奮大叫外,開幕式同樣激動人心。在亞運會開幕式晚上,每當不同國家運動員進場時,該國家的工作人員和記者也會歡呼助興,而當海峽兩岸暨港澳的運動員出場時,整個場地人員也會歡呼尖叫,這份同是身為中國人的驕傲,也震撼了在場的香港實習生們,為他們上了一堂很好的愛國教育課。


最後一個「興」是「興趣」。要令實習生們對文化交流產生興趣,不能強迫,也迫不來。在亞運期間,參與者最感興趣的,非「換章」莫屬。場館各人在工作證掛帶上,都會扣上各式各樣的襟章,讓途人與自己交換。這種「換章」熱潮,籠罩整個亞運場館,大家會拿着自己國家或機構襟章互換,其間傾談襟章由來、背後故事,希望換到心儀襟章。實習生們拿着本會襟章與人互換時,都會努力分享菁英會簡介、細數港隊往績、大談香港歷史,在說最好的香港故事。當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到會場探訪實習生時,他們即滔滔不絕分享多日以來的「戰績」。


《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2023》研究報告不久前公布,全國除港澳台外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杭州市的幸福感指數排列第二。浙江省走到今天的高質量發展並不容易。習近平主席在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時制定「八八戰略」,當中提及到,要進一步發揮浙江的生態優勢,創建生態省,打造「綠色浙江」。20年過去,「八八戰略」一直在浙江省推進,今次杭州亞運,就是一次最好的驗證。一眾香港青年實習生有幸成為參與者、見證者,給杭州市、浙江省和國家的進步和發展點讚。



梁思韻

香港菁英會副主席

 

原文刊於:香港《文匯報》【剛好有理】專欄

刊登日期:2023-12-18

相關文章

【剛好有理】專欄|霍啟剛|政府應推動戲院行業轉型創新

2024年對香港電影業是大起大落的一年,兩部電影《破·地獄》和《九龍城寨之圍城》票房破億,對業界是很大的鼓舞,但仍然未能改善整體的困局。近日2024年香港票房出爐,全年總收入為13.4億元,比2023年的14.3億元下跌了6.2%,成為近13年新低。...

【剛好有理】專欄|霍啟剛|推進機制改革 提升盛事質量成效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國家提出的重要規劃,而大型盛事活動則是最佳的呈現方式。近年本港致力打造盛事經濟,要推進盛事產業化,需要放眼長遠,由「量」向「質」提升,並加強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合作,積極發展文體IP授權、文化融資等新業務。在場地維護更新、租用機制,以及盛事資助分配上,當...

【剛好有理】專欄|霍啟剛|重視文體演出 讓盛事經濟更上層樓

面對新冠疫情後的環球經濟形勢改變,2023年施政報告以「拚經濟謀發展 惠民生添幸福」為主題,定下過百項績效指標(KPI),貫徹「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理念。轉眼間,2024年已過一半,本年施政報告公眾諮詢亦已展開。 筆者今年提交的建議涵蓋4大範疇,包括盛事經濟、愛國主義教育...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