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剛好有理】專欄|吳晨明|做好配套吸引藝術精品匯聚香江

2023年1月,新加坡藝術周(Singapore Art Week)拉開帷幕,新加坡的藝術博覽會、S.E.A. Focus展覽、Light to Night Festival等百多項藝術活動也同時舉行。其中藝博會籌備多年,因疫情延遲3年,終於在今年1月11日至15日在新加坡濱海灣金沙會展中心舉辦,是東南亞地區史上最大規模的藝術博覽會。至於由新加坡國立美術館策劃的亞洲重要現當代水墨藝術家劉國松回顧展也隆重舉行,開幕式則安排在新加坡藝術博覽會VIP預覽的第二天進行。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藝術周在活動期間貼心地準備了密集的穿梭巴士,將新加坡藝術博覽會舉辦地濱海灣金沙會展中心、S.E.A. Focus展覽舉辦地Tanjong Pagar Distripark藝術區、市中心、牛車水旅遊區串連起來,使訪客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安排最精彩的行程。


誠然,當前的世界藝術品交易市場還是以紐約-倫敦-香港為三大中心。從目前市場角度來看,即便新加坡舉辦此大規模的活動,但香港始終享有免稅政策,具備背靠內地市場、藝術品交易體系成熟等優勢,新加坡還是無法撼動香港作為亞洲藝術品交易中心的地位。不過,新加坡在藝博會期間,組織了環環相扣、精品琳琅滿目的藝術品交易活動,也進行與藝術品研究機構相協調的活動,大力發展藝術品交易的決心還是可見一斑。這當中既有市場因素,也有包括新加坡國家藝術委員會等本地政府機構的刻意規劃。


藝術品交易由藝術家、畫廊、藝術品博覽會主導的一級市場,以及由藝術品拍賣行主導的二級市場構成,近幾年兩個市場通過藝博會的形式融合發展的趨勢也在加強。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同時也進一步鞏固香港亞洲藝術品交易中心和維護「香港-亞洲藝術之都」的地位,相信特區政府還可以發揮更多的主導作用,從宏觀角度出發,對接本港藝博會等藝術品交易活動的宣傳、籌備或組織等環節,加強協調藝術品交易活動與藝術品研究機構的對接,項目規模上也可以發揮得更好。


本年3月,香港即將迎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Art Central藝術博覽會、頂級拍賣行預展等多個藝術盛事;疫情期間新開幕的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在入境限制和社交距離放寬後,迎來更多訪港旅客。政府可考慮以穿梭遊船的形式,在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期間,把主辦場地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M+視覺文化博物館接駁起來,讓旅客可便捷、高效地穿梭於藝術品交易活動和專業的藝術品研究機構之間,促進各場館人流。


特區政府應大力支持在港舉行的藝術品交易活動,同時也應加強與藝術品研究機構溝通,進一步鞏固和維護香港作為亞洲藝術品交易中心的地位。本港藝術家在藝術品交易活動和藝術品研究機構一直都很活躍,如特區政府採納此建議,實質上也能有助打通和拓展香港本土藝術家生存發展的國際生態鏈。



吳晨明

保利香港拍賣有限公司中國書畫部專家

 

原文刊於:香港《文匯報》【剛好有理】專欄

刊登日期:2023-01-30

連結:https://bit.ly/3JxMocy

最新文章

杭州亞運已於上周六正式開幕,筆者以杭州亞運中國香港代表團團長身份參與,並與近200名港隊運動員一同出席在杭州奧體中心舉辦的開幕典禮,8萬個座位的場館滿座,歡呼聲此起彼落,加上多場壯觀的大型表演,這個「中國特色、亞洲風采、精彩紛呈」的體育盛會,讓置身其中的我們感到非常驕傲。 筆者以往亦曾經擔任過大型運動會的中國香港代表團團長,惟今次以團長身份在自己國家參與大型運動會,感到十分開心和驕傲,亦有責任盡地

日前筆者隨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視察組考察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嘉峪關市、張掖市、武威市及蘭州市。其中歷史文化名城敦煌令筆者對香港如何說好中國故事、對外宣傳我國歷史及中華文明有深一層的想法。 敦煌是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當地的石窟及壁畫聞名於世,這些世界文化遺產就像一個圖書館,記載着以往的社會和文化交流盛況,包括由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飛天,讓我們可以想像到當時的繁華

「十四五」規劃指出香港要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電影產業如何為此貢獻力量?我們一直深入思考。近日,為期兩周的「光影灣區‧嶺南風韻—廣東電影展映周」先後在香港和澳門開幕,為解答問題提供了一個小小的註腳。影展活動是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的重要組成部分,銀都機構與廣東省電影局通力合作,遴選了10部不同題材的粵產電影,讓廣大香港及澳門同胞透過光影,在廣府話、潮汕話、客家話裏面感受活色生香的嶺南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