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精準運用消費券 振經濟迎復甦霍啟剛Kenneth Fok2021年3月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已更新:2024年4月12日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出爐,作為最大亮點的電子消費券旋即成為全城熱話。疫情已經持續了一年多,市民和商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消費券相信能提振經濟,然而一些利潤微薄的小商戶,包括文化及體育界的業界朋友,未必能夠承擔電子支付的手續費,因而無法受惠。故政府在具體的落實工作中必須完善細節,才能拓闊消費券受惠面,精準地扶持受重創行業。 過去筆者一直爭取政府向市民派發文體券,今次固然樂見政府推出電子消費券。消費券目的在於刺激本地消費、振興經濟,確保市民會將消費券金額用到市場上,在提振經濟的作用比派發現金的效果更大,愈多行業商戶受惠愈能彰顯作用。 業界朋友最關心是自己能否受惠於電子消費券,不少業內小商戶利潤微薄,「賺得一蚊得一蚊」,一直未有使用電子支付系統,有關措施可能為商戶造成負擔。而目前政府打算透過儲值式電子支付工具發放消費券,不過當中除了「八達通」滲透率較高外,其他工具在市面上未算普及。翻查資料發現,連與政府相關的服務收費系統包括城市售票網,亦只接受信用卡作交易,可見儲值式電子支付工具並未普及。 政府應該開拓更多發放電子消費券的渠道,同時完善執行細節,例如如何惠及未安裝電子支付工具的商戶、精準扶助小商戶和街市商販等安裝系統及減免手續費等成本、增加長者對於電子產品的認識和應用,避免重蹈「保就業」計畫的覆轍,令在疫情中未有受重創的大企業成為最大得益者。 文體行業在疫情中遭受重創,場地關閉、學校暫停面授課等令業界朋友頓失工作,數輪防疫抗疫基金資助又因為審批條件限制,令不少文體界工作者無法受惠。今次《財政預算案》在文體方面的投入同樣非常有限。 在體育投入方面,足球作為香港最受歡迎的運動之一,雖然樂見政府增撥資源提升硬件,惟對於其他傳統體育及新興運動項目,則未見政府有投入資源。在文化投入方面未見有新措施,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發展藝術科技,惟業界亦未見有進展。 隨着市民開始接種疫苗,疫情緩和,加上對電子消費券的盼望,各界對疫後復甦充滿期待,政府除了應盡快發放電子消費券,為市民帶來及時雨外,未來應加強對文體活動的資源投放,透過文體活動讓市民保持身心健康,帶着正能量從疫境中走出來、面對未來挑戰,攜手推動香港把握疫後新機遇。霍啟剛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副會長香港藝術發展局成員 原文刊於:香港《星島日報》刊登日期:2021-03-06連結:https://bit.ly/2TbuHaH
重振香港航空樞紐地位 為航空競爭制訂全面策略政府近日公布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的九大項目,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強調「港味」與深度體驗的重要性,無疑是吸引旅客的關鍵。然而,旅遊業的復甦不僅依賴景點魅力,更需健全的航空網絡支撐。香港曾是亞洲首屈一指的航空中轉站,但數據顯示,轉機旅客比例從2014年的31%斷崖式下降至2024年...
香港與中東共創體育文化經貿新篇章 行政長官率領的香港特區經貿代表團於5月11日至15日期間訪問中東,到訪卡塔爾和科威特,此行成果豐碩,共簽署59份合作備忘錄和協議,更成功與卡塔爾、阿聯酋和阿曼達成新的免簽安排,便利民間交流。筆者有幸參與今次代表團,深感此行不僅是招商引資的重要旅程,更是促進兩地人民交流的橋樑...
築牢國家安全屏障 共譜「一國兩制」新篇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4月15日第10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發表的主旨致辭擲地有聲、振奮人心,深刻回顧了香港在過去10年歷經由亂到治、邁向由治及興所走過的極不平凡、極不尋常的歷程,強調外部勢力搞亂香港、以港遏華的圖謀絕不可能得逞。夏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