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來論】本地遊助市民放鬆 拓多元發展

港人日常生活節奏急促,每逢長假期便會出外旅遊,甚少停下腳步欣賞身邊的美好。隨着疫情從初春走到秋季,相信短期內未必能有序通關,難如以往般經常遠遊的港人亦開始轉向發掘本地深度遊。


眼見國慶中秋長假期過去,連續四天香港各處人頭湧湧,在限聚令生效和全民口罩的情況下,仍無損大家的假日興致。故此,發展各區文化特色旅遊逼在眉睫,此舉不但能豐富市民的假日活動,長遠亦能為本地旅遊業開拓多元發展。


早前在友人的安排下遊覽了油尖一帶,特意到618上海街走走,這個新商場由十四幢有百年歷史的戰前唐樓,經活化改建而成,吸引了各類特色小店進駐。商場設計上刻意保留了原有的麻石柱、招牌、紅磚牆、木窗等等,透過這些特色元素傳承社區的特色和歷史,延續百年戰前唐樓群的故事。


另外友人亦介紹我由油麻地戲院走到甘肅街玉器市場,簡單四百米的路程,每個角落都充滿故事,沿途的果欄、紅磚屋、刀莊、傳統木器雕刻店、玉器市場內的書信巷等等,一直屹立在煩囂都市中,見證着社區的變化,走過這一小段路,彷彿走進了歷史,時間猶如停留在上世紀。


油尖一帶是眾所周知的旅遊區,值得遊覽不在話下,然而香港不同地區近年都發展出自己的特色,例如西營盤皇后大道西與德輔道西之間變身壁畫村,透過色彩繽紛的壁畫為這個老區帶來生氣和活力,也吸引年輕人前來「打卡」;又如黃竹坑工業區滿街滿巷的壁畫,加上區內多所畫廊進駐,建構了另類的藝術空間,非常值得探索。


近年政府的建築亦因為充滿「打卡」價值而成為話題,例如在上月開幕的車公廟體育館,混凝土的外牆配合大範圍休憩空間和綠化帶,極具特色;又如屏山天水圍圖書館,簡約風格糅合傳統與現代,被譽為全港最美圖書館。


  不論是市區面貌還是郊外自然風光,石屎森林下的另類一面仍有待我們發掘。政府應即時責成有關部門,發掘各區的文化特色,全面整合社區的資源,建立香港文化深度旅遊版圖,讓市民對全港十八區的文化特色一目了然,輕鬆規劃假日行程,在緊張不安的抗疫生活中,適度放鬆自己,享受假期樂趣,洗滌心靈。


未來疫情退去,有關資源亦能充分轉化,旅客來港不再只是到主題公園、凌霄閣、星光大道這類傳統景點,還可以將逗留時間延長,欣賞香港的文化特色和人文風情,深入探索香港的民間風貌。



霍啟剛

青年發展委員會委員

香港藝術發展局成員



 

原文刊於:香港《星島日報》

刊登日期:2020-10-13

連結:https://bit.ly/3lETcG9

最新文章

習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講話讓我無比自豪、無比激動。回歸以來,香港飽經風雨,但在中央的支持下總是安然渡過,浴火重生。如今,香港仍擁有穩固的國際地位,向全球證明了「一國兩制」是成功及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習近平主席說:「這樣的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必須長期堅持!」這句話為全港市民及國際投資者都派下了定心丸。 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能夠推動香港持續發展,為國家日益進步作貢獻。全球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香港回歸祖國已經25年,在國家支持下,市民一同見證和跨越一道又一道難關。無疑,團結社會對於破解難題至關重要,而體育活動對於團結社會則發揮強大作用。現在香港正處於發展的新起點,特區政府應大力發展體育產業,既可改善市民健康,又可發掘本地體育人才,提升香港未來競爭力。 記得1997年,我仍在英國留學,當年特意跟學校請假,趕及在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前從英國回港,與家人一同見證歷史時刻。6月30日晚上,細雨淅瀝

新一屆立法會開局踏入第二個月,新手及連任議員共同攜手令議會運作重回正軌,貫徹落實「5點希望」,助譜特區「由亂入治而興」的管治新藍圖和憲政新秩序。然而經歷以往對議會運作長時間的衝擊,新一任議員對內要推動議會重建秩序、對外要重建市民對立法會的信任,便要在行政主導體制下,完善問責機制,優化立法監察,推動良政善治,紓解深層次矛盾。 行政主導切合香港需要 強調制度自信協調配合 香港的行政主導體制,要求行政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