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有為政府」結合「高效市場」 打造熊貓經濟

海洋公園熊貓雙胞胎在上個月迎來百日慶活動,吸引大量熊貓粉絲;而中央贈港的「安安」、「可可」亦正式同市民見面;現香港一共有6隻大熊貓,相信能夠藉此機會,打造熊貓IP,為香港帶來機遇。


據聞,旅日熊貓「香香」曾在六年內為日本帶來相當於35億港元的經濟貢獻,2021年誕下龍鳳胎一年內更創造了超過16億港元的經濟效益。由此可見,將熊貓「人氣」化為「財氣」具有相當潛力。


邁入12月,由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和香港旅遊發展局支持的全港最大型熊貓展覽「 PANDA GO!香港遊」,展出2,500隻大熊貓雕塑,以別具創意的形式於香港「四圍走」,並於12月起到訪了香港多個特色地標,還提供1,000隻供市民「認養」,活動連同拍賣已經籌款將近100萬港元,籌款將捐贈給海洋公園做熊貓保育工作,成為「熊貓經濟」的成功案例。據了解,此次活動的主辦方已經將熊貓品牌和20幾個項目展開授權合作,後續將會有更多熊貓IP的產品推出市場,絕對是值得肯定的IP產業化經驗。


不過,文創產業化最困難的一步就是做出品牌效應。政府可繼續善用市場上這些已經具有文創IP的企業,他們有推廣經驗、展覽資源,以及品牌授權收益等,是打造香港熊貓品牌的重要助力。


當然,商業機構單打獨鬥做,其實影響力有限,業界也普遍認為,需要政府和海洋公園的牽頭力量加以配合並提供支援,包括由海洋公園展開市場合作,增加市場信心參與打造熊貓品牌及產品開發,將會對品牌發展帶來極大的助力。


反思過去經驗,今年3月獲邀在添馬公園舉辦的「teamLab:光漣」展覽,的確是受歡迎的IP,但周邊的配套消費相對薄弱,超過130萬參觀人次亦未能夠給周邊經濟帶來顯著的正面影響。


同樣道理,要推動熊貓經濟並非單純打造產品,政府作為牽頭角色,要為香港熊貓品牌建立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力量,積極做好資源協調,聯同各部門,包括文創產業發展處,同旅遊業界,甚至粵港澳大灣區,共同打造套票產品,推動熊貓旅遊經濟效益。


成功的IP品牌可以與城市形象掛鈎,正如早前港協暨奧委會用吉祥物「堅仔」和中國香港運動員一起參加各項比賽,向國際宣傳香港人堅毅的獅子山精神,用品牌說好中國香港故事。因此,將「國寶熊貓」打造為「香港品牌」,也將是提升香港國際形象的重要策略,期待政府同海洋公園能夠繼續以新思維、新想法支持熊貓IP產業的市場發展。



霍啟剛

全國人大代表

立法會議員


 

原文刊於:香港《文匯報》

刊登日期:2024-12-24

相關文章

塑造文化之都 打造人文香港

筆者從去年9月起在香港文匯報刊登「剛好有理」文章,分享對於本地文化體育的看法,不知不覺已持續了一年。文化藝術已經成為香港閃耀的名片,國家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確立了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和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的定位,善用香港「一國兩制」制度的優勢,為香港在新時代新征程定下...

香港要成為推廣中華文化的平台

習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講話讓我無比自豪、無比激動。回歸以來,香港飽經風雨,但在中央的支持下總是安然渡過,浴火重生。如今,香港仍擁有穩固的國際地位,向全球證明了「一國兩制」是成功及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習近平主席說:「這樣的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必須長期堅持!」這句話為全港市民及...

發展體育事業 提升香港競爭力

香港回歸祖國已經25年,在國家支持下,市民一同見證和跨越一道又一道難關。無疑,團結社會對於破解難題至關重要,而體育活動對於團結社會則發揮強大作用。現在香港正處於發展的新起點,特區政府應大力發展體育產業,既可改善市民健康,又可發掘本地體育人才,提升香港未來競爭力。...

bottom of page